欢迎访问华体会电子!我们是专业的东莞货架厂家,供应高品质重型货架、轻型货架、阁楼货架以及阁楼平台等。
全国咨询热线
133-9233-4688
]

首页 > 生产实力

航空工业沈飞:一脉相承报国志

时间: 2024-08-27 07:08:28 |   作者: 生产实力

产品参数

产品详情

  新中国航空工业从抗美援朝的硝烟战火中走来,航空工业沈飞的血液中始终流淌着红色基因,饱含着航空报国情怀。随着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一代代沈飞人以“什么都不说,祖国知道我”的务实、肯干、不张扬,“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无闻人”,在时代的大潮中心无旁骛、砥砺前行。

  ……在沈飞博览园里,展示着沈飞公司自建厂以来的几十位劳动模范和他们的事迹,来此参观的人被航空工业取得的成就所震撼,也被劳模的精神所感染。

  在沈飞航空博览园二层“航空报国”馆歼5飞机展位前,有一个醒目的展柜。展柜里摆放的都是陈阿玉的遗物,除了荣誉勋章、手表、笔记本之外,一把木榔头格外引人注意,这把木榔头,是陈阿玉生前曾经使用过的。

  沈阳市先进生产者、二机部东北地区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者……这些是陈阿玉一生的荣誉。一名钳工、一把榔头、无数条改进方案……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为新中国歼教1、歼5、歼6、歼7、歼8等飞机的研制留下了闪光的业绩。

  20世纪50年代初,在党中央“全国支援国防工业建设”的号召下,936名能工巧匠从上海远赴东北,支援刚刚成立不久的沈飞厂(今航空工业沈飞),陈阿玉就是这里面之一。

  陈阿玉是浙江省黄岩县人,从生活条件优越的上海来到沈阳,成为一名型架钳工。当时正值航空工业的初创起步时期,工作和生活条件很艰苦,陈阿玉的工资收入比在上海减少了一半。尽管吃着高粱米饭,住着日伪时期留下的劳工房,夏天漏雨、冬天透风,但陈阿玉没有动摇,还鼓励一起来的工友克服困难,坚持留下来。

  1954年10月,航空工业局向沈飞下达了试制米格-17(即歼5飞机)的命令。新机试制开始,出现了引进的苏联机翼标准件结合交点变形、全机标准样件无法对合的难题,就连苏联专家都很挠头。已经是型架车间工段主任的陈阿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晚上下班,他独自一人围着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左思右想。凭着丰富的经验,他大胆地想出手工校正变形的方法,冒着校正中整个交点可能报废的危险,用手中这个木榔头,小心翼翼地将变形处校正过来,使全机标准样件的对合工作按期完成。

  由于他钳工技艺高超,被评为国家级“超八级”钳工,工友们也都喊他“神奇的榔头”。作为航空工业沈飞成立后第一个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的国家级劳动模范,陈阿玉还出席了第二机械工业部和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陈阿玉善于钻研,为飞机标准样件、型架、模夹具制造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做了不少发明创造,攻克了技术关键,替代了当时紧缺的设备或材料,成功使飞机研制工作按计划进行,并且节省了大量资金、材料、工时……有些革新项目甚至将效率提高了几十倍。1966年4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歼8飞机,陈阿玉作为厂所“三结合”的副队长,组织沈飞工人和技术人员,为歼8飞机的设计提出了2330余条改进方案,被采纳了1600余条,重大改进40条。他带领大家按修改完善意见制作模型,再按模型测绘图纸,大大改善了飞机的工艺和性能。

  1979年12月陈阿玉退休。1984年12月病逝后,陈阿玉的家人将他的遗物捐包括这把榔头在内,捐赠给沈飞航空博览园。

  0.1毫米薄如纸片的铝片;铣削能达到0.005毫米的铣床;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的小孔铰削技术……这些极限精度全部出自王刚之手。

  王刚,铣工高级技师,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而“王刚班”则是企业以他的名字成立的铣工厂房尖刀班。

  1979年出生的王刚,从小就住在沈飞附近,许多邻居都在沈飞工作。从上中学起,他就有了自己的“航空梦”。

  1999年,王刚从沈飞技校毕业时,成绩优异,如愿以偿进入沈飞公司工作。入厂后,王刚成为一名铣工,每天早上,他都会提前一个多小时到单位,缠着师傅给他活儿干。刚入职的第一个月,王刚就和其他老师傅一样,顺利完成了定额任务。

  飞机零件加工对精度的要求常人很难来想象,有时候0.01毫米的误差就可能会引起产品报废。大多数情况下,铣床铣削加工的最高精度为0.01毫米左右,但王刚加工零件的精度能达到0.005毫米,他的铰削、镗削加工甚至创造了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这些傲人成绩的背后,是他长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除了在岗位上精益求精,王刚不断通过竞赛挑战自己的极限。完善工艺、钻研技艺、革新技术,是他平时最大的兴趣。工作17年,王刚手里没出过一件废品,同时还实现了600余项工艺改进和革新项目。

  在一次全国技能竞赛中,要求小孔铰削加工误差不超过0.008毫米。为了研究加工技术,王刚买了40多把不一样的品牌、规格的铣刀做试验。一个月下来,整个人瘦了10斤,但他也终于研究出成功率100%的加工技术。

  在自己不断钻研的同时,王刚也从不吝啬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与同事们分享。2010年9月,沈飞第一个以员工名字命名的班组“王刚班”成立。从那以后,王刚更是经常把他多年积累的经验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同事。在他的带动下,许多班组成员从初级工、中级工晋升到技师、高级技师,并且多次在生产攻关期间完美地完成生产任务,甚至创造出全部产品“零缺陷”交付的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金牌班组”。

  王刚曾说:“我对沈飞有感情,对航空事业有感情,我想把我们班组都带动起来一起进步。”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国家、省、市各级人才129人,32人成长为专家型技能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王刚饱含深情:“我将带领劳模创新工作室,包括‘王刚班’的全体成员,为了战鹰翱翔蓝天,必将以青春智慧和毕生所学,丝毫没有保留地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无论付出多少辛苦也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央企楷模质朴的心声。

  他,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于一身;他,参加工作不到10年就先后申报技术革新近20项,拥有三项发明专利……他就是集钳工、装配钳工、机修钳工三个专业工种于一身的高级技师——方文墨。

  1984年9月,方文墨出生在沈阳,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沈飞职工。从小生活在“沈飞大家庭”里,航空情结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2000年,方文墨报考了沈飞技校。技校学习生活里,他踏实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三年后,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被分配到沈飞民品公司。

  方文墨平时加工的零件平面一般都是火柴盒大小,每个表面起码得锉修30下才可以做到尺寸精度要求,每天要完成往复单一甚至枯燥的锉修动作8000多次。但在方文墨眼中,每一次锉修都是一次提高技艺的机会。为了全面掌握专业方面技术知识,方文墨不仅白天在厂里勤学苦练,晚上回到家还系统地学习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钳工工艺学等专业理论和工艺方法。

  在方文墨看来,钳工岗位非但不枯燥反而是一个充满艺术灵感和生命活力的小世界。为了能尽快掌握最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他在专业书店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在方文墨的家中,堆满了像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钳工工艺学等讲专业理论和工艺方法的书籍。

  在机械行业日益信息化、自动化的今天,钳工这个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显得愈发重要,做得精的就更稀缺了。方文墨上实训课就常常给自己加压,把课程要求的0.1毫米公差提高到0.05毫米,再把0.05毫米公差提高到0.02毫米。目前,方文墨创造的“文墨精度”,已达到了加工公差0.003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个精度连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数控机床都达不到。

  2013年年初,方文墨班成立。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外,方文墨班的各项管理水平均名列前茅,造就出知识型、技能型、实践型、创新型的“金牌蓝领”,实现了技术等级的三级跳。在公司和沈阳市的技能比武中,方文墨班的员工屡获佳绩,沈阳市技术大王、沈阳市技术标兵、沈阳市技术能手、公司技能带头人就占了班组人数一半以上,班组也被誉为高手团队。

  在一篇文章中,方文墨曾这样写道:“2013年5月4日、2016年4月26日,这是两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作为优秀青年代表和劳动模范代表,在北京和合肥分别参加了习亲自主持的关于青年发展和对劳动精神阐述的两次座谈会。对我说:‘生产航空产品就该精益求精,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把每一件产品做到完美。’我把的教导牢记心间,并带回了生产一线……”

  1996年,18岁的孙飞以优异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跨进了航空工业沈飞的大门。孙飞所在的单位是生产飞机工装和模具的专业厂,承担着公司各机型工装模具的制造、返修和定检任务。从就职那天起孙飞就忙碌不已:白天,他跟着师傅学习怎么样加工零件和返修工装;晚上就捧着厚厚的理论书籍边看边记。通过努力,孙飞在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慢慢的提升,仅用四个月就实现了独立操作。

  随后,孙飞又先后考取了镗工、刨工、钻工、数控车工的设备操作证,一个人能够实现五个不同工种的操作任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2000年,孙飞第一次参加了沈飞青年岗位能手比赛,取得了沈飞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三年后,他再次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2005年,孙飞在第二届职工素质运动会上摘得了“车工状元”,被破格晋升为技师。2007年,他再次夺冠,被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实力和奖项让孙飞迅速实现自身职业生涯的三级跳,达到了职业资格的顶峰。那年,他29岁。

  孙飞多次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并夺冠,成为辽沈地区当之无愧的车工霸主。2012年,孙飞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又一高峰,在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夺得亚军,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年,被航空工业聘为首席专家。

  一次,孙飞看到一个废弃的经济型数控车床,经过反复琢磨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他不厌其烦地调试,终于有一天,车床能对上刀了。继续钻研后,孙飞又用自制的刀套、刀杆、千斤顶、垫铁、螺栓、压板等,同事们惊喜地发现那个机床可以正常加工了。但孙飞并未就此满足,他把数控车床的功能开发和普通车床的升级换代固化成生产的基本工艺方法,再次提高了工装整体制造的精度。因此,他作为第一发明人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三项。此外,孙飞参与完成的《数字化制造工装精准制造及协调性保证方法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荣获航空工业科学技术奖。

  2012年12月,“孙飞劳模创新工作室”被沈阳市国防及中省直企业工会正式命名,成为辽宁省、沈阳市首批五家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

  参加工作的20多年来,一年365天,孙飞累计休息不到10天,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之后,并且全部实现优质交付。他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百名杰出工匠、辽宁省劳动模范、首批辽宁工匠、辽宁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辽宁好人·最美职工”、辽宁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劳动模范、“盛京大工匠”等,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0年,孙飞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时说:“全国劳动模范是荣誉顶峰,但不是终点,我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把我全部能力和精力投入到祖国航空事业中去,为建设航空强国做出新贡献。”

  从陈阿玉到王刚、方文墨、孙志强,一代代劳模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多年来,沈飞公司致力于深耕劳模精神土壤,发挥航空劳模、航空英模的示范作用,激励和引领年轻一代的航空人和其他各行各业的年轻人热爱航空、投身航空、建设航空。将沈飞劳模、航空英模的事迹传播到所有的领域,让劳模精神、航空报国精神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提到传承,不得不让人想起沈飞航空博览园里一张引人注目的全家福照片。这张照片上标注着:金连佐一家三代23人在沈飞工作。如今,金家的第四代人已经加入到沈飞的队伍当中。

  金连佐共有两个女儿和六个儿子,除了大儿子、五儿子和小儿子外,其余人都在沈飞工作。13岁时,金连佐进入当年东北军的兵工厂工作。1931年的某一天,他正在厂里上班,外面忽然响起了枪炮声。声音慢慢的变大、越来越密集,他和厂里的人都跑回家里躲避。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军铁蹄的践踏,深深刺痛了正值青年、血气方刚的金连佐,这也注定他和家人与军工企业结下难解的缘分。

  新中国成立前夕,金连佐和他的大女儿金秀菊先后走进航空工业的队伍,成为沈飞第一代600余名创业者中的一员。

  20世纪50年代,金连佐成了让人羡慕的八级工,车间遇到的难题到了他手里,大多都能迎刃而解。四儿子金宝林至今还记得,一天父亲兴高采烈地捧回了当时很稀罕的“三五”牌座钟,还带回了《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两本故事书。一问才知道,是父亲解决了厂里歼6飞机油泵漏油的老大难问题获得的奖励。这位老人生前自豪的是他参与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5的装配工作。

  大女儿金秀菊是金家唯一在外地工作的人。1959年,她在沈飞工作11年后,被组织选派到西安飞机制造厂支援“三线”建设,后来就在西北扎了根。二女儿金秀兰和其他子女先后走上工作岗位,而他们的孩子又沿着父辈的脚印跨入沈飞大门。目前,金家共有26人曾经和正在沈飞工作。可以说,沈飞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金家人的身影。如今,金家最小的沈飞人是金连佐的重孙女——25岁的金丽娜正在装配线上辛勤工作。

  金宝林说,他们家的人其实没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做了应做的工作。但从他们脸上的自豪,能够准确的看出金家人对沈飞、对航空的情感有多深厚。

  一代代沈飞人默默奉献,前有陈阿玉等老一辈航空人工匠精神的榜样示范,后有王刚、方文墨、孙飞等大国工匠的传承创新,再有千万沈飞员工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梦想植入骨血与灵魂。他们,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航空工业沈飞)

推荐新闻

回到顶部 电话咨询 在线地图 返回首页